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部官宣明年体育中考大幅加分!校长怎么“接招”?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校长会 2022-03-28


(全文共5603字,阅读大约需要14分钟)



无论是从避免现代文明弊病的历史视角来看,还是从国家安全战略、综合实力发展、社会建设大局,亦或是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育人角度考虑,体育日益成为时代关乎生存与发展的战略命题,这一事实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12月14日,在最新召开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再次强调,应强化体育关于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的功能。推进学校的体育事业,是一项改天换地的工程,需要加大投入,大力推进。教育部也会在这方面加大推进力度,鼓励、指导地方尽快制定三年行动计划,而且争取把它列入地方的‘十四五’规划。这是改变学校体育面貌、真正实现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从而带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那么,作为教育管理实施主体的中小学,应从何处出发,改变学校体育的面貌、真正实现体育高质量发展,从而带动学校整体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赛道?本文将从当下最受公众关注的2021年体育中考为前瞻起点,为学校管理者提供一些参考与镜鉴。



01

体育中考,未来怎么考?


“体育纳入中高考”消息一经抛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不仅与心系家中学子的千家万户息息相关,更直接影响一所中学的升学水平与公众口碑。

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王登峰还透露,2021年多地中考将大幅度增加体育分数,而且包括强基计划在内的“体育进高考”也在推行中。可谓是对此前“体育中考要逐年增加分值,达到语数外同等分值水平”说法的回应与延续。

2021年,中考体育分值变动具体落实情况如何?虽然广泛且深刻的区域、城乡等差异,决定最终实施方案必是因地制宜、因城施策,但具有标杆效应的区域体育中考方案仍具有一定引领与参考性。接下来,不如跟随校长会一起,来看看体育中考先行地区是如何进行的。

云南

云南是全国体育改革中首个“吃螃蟹”的省份。2021中考体育从50分提升到100分,分值等同于语、数、外三大主科。考试内容包括基础体能测试、专项技能测试和体质健康监测三部分,并赋予竞赛加分。体育考试分三年6次进行,总分100分,其中七年级满分20分、八年级满分40分、九年级满分40分。其中过程性评价占60%。从目前已公布2021年各体育中考新方案的省市来看,前段时间热议的云南仍是2021年中考体育考分变动幅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北京

根据北京市教委2018年公布的2021北京中考过程性考核改革方案,中考体育占中考成绩的40分。其中,过程性考核分值为10分(从初一开始累积体育学业水平、学习态度、体质健康等数据),中考体育现场考试30分。

上海

2020年12月新中考体育考试方案公布,考试由统一考试成绩和日常考核成绩各50%组成。日常考核仍由《体育与健身》学科考试成绩(满分6分,七、八、九年级各2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综合评定结果(满分9分,七、八、九年级各3分)两部分组成。统一考试项目为四大分别考核耐力、爆发力、技能、团队合作倾向增加了可供选择的项目数。虽然小项目可以自选,考试必须参加全部四大项考试,以保证考核的全面性。

广州

2021年,中考体育总分由60分上调为70分,其中统一考试50分,体能项目20分,二大项选一,选考长跑或游泳;技能项目30分,分为跳类、投类、球类三大项,具体为8小项选2;体育素质综合评价20分,6分为平时成绩,4分为知识测试,10分为平时体质达标水平。


典型区域2021年中考体育方案评价方式对比

城市/出台时间

    平时表现

(过程性考核)

    现场考试

(终结性测试)

云南(2019年)

60%

40%

北京(2018年)

25%

75%

上海(2020)

50%

50%

广州(2020)

28.6%

71.4%



云南及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大多采取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测试统一的中考体育评价方式,其中云南、上海占比都超过50%。

据云南省教育厅相关人士介绍,过程性评价占比60%,即学生初中三年只要坚持上体育课、坚持锻炼,各项目都能达标,这种中考体育的分值分配,旨在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督促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养成锻炼的好习惯。

此外,体质健康监测计分,以及涵盖体能、技能等多方面体育素养的可选运动项目现场测试,也成为普遍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线城市中,上海中考统一考试项目必选的四大类项目分别涉及耐力、爆发力、技能、团队合作倾向,这种测评方式,不可谓不全面。

至于全国范围内中高考体育评价具体如何实施,教育部透露,将启动全面调研,总结各地推进体育中考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梳理各地测试方式、测试内容、计分方式等,尽快出台关于体育中考改革的建议性意见。对此,校长会智库也将持续保持关注。



02

体育中考怎么获得好成绩?体教融合是关键!



长期以来,大众对学校体育的刻板印象就是以增强体质为目标,给予孩子足够的运动时间;而现在,教育部门一再要求把体育关于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的功能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应该说,这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对学校体育片面认识的局面。

习近平主席曾经有言: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追溯中华民族的历史,但凡国力鼎盛的朝代,无一不是国民体育活动兴盛、国民身体素质强健的时期。

因此,体育不应仅仅是一种社会活动,或者一门单一课程;更应该把它作为精神力量融入当代学校的教育实践中来理解。

对体育精神的崇尚,西方也有着非常清晰、悠久的历史。作为主流西方文明源流的古希腊文明,无论在哲学、文学还是艺术中,最理想的人物都不是善于思索的头脑或者感觉敏锐的心灵,而是比例匀称、身手矫捷、擅长各种运动的强健身体,是审美与力量的高度统一。


新的历史起点,对我们每一个人、每一所学校的体育理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陕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学名师陈拥军建议,学校应首先把《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中相关精神同学校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本校中长期体教融合规划,每一阶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与时事发展调整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其次,根据《意见》中的要求建章立制,出台学校的考核方案和激励政策,比如学校如何根据校情组建代表队参加各级联赛,以什么样的方式引进社会体育力量,如何构建教学训练体系等。

如何将体育精神的内涵融汇于学校的整体育人理念,确立起更激励人心的培养目标?对此,校长会智库高级研究员商林远表示:体育精神的内涵极其丰富,坚毅、活力、竞合共赢等体育运动中所体现的生命品质,都可以活化为个人塑造人格、磨练意志的生命信条,继而成为学校办学理念中最具有激励力量、最能帮助学生成功的培养目标。

其次,建设体育课程体系是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环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于素梅博士提出了体育的“大课程观”,她提倡学校要观看待或准确评价体育课程,站位要高、视野要远、范围要广。课程观念, 意味着体育不仅仅是身体教育,更是生命教育,只有站位高,才能看得远,体育是影响孩子一生的课程。

“体育对人一生的影响,不仅仅只是健康,具体体现在:可以使生存更有保障、生活更有质量、生命更有意义。过去体育课程长期存在低级重复、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等现象,难以形成合力凸显生命教育之价值。而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建构,“以人为本”高站位、远视野重新建构课程体系,真正奠定好为学生一生发展服务的课程基础,为有效实施体现“大课程”观念提供重要保障。除此之外,“大课程”还体现在体育课程还包含跨越学校环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合,尤其是家庭体育应该被看作是学校体育的延伸,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应被大力提倡,尤其是弥补孩子在学校锻炼之不足,养成锻炼习惯之必需,家庭体育的意义显得更加重大。”


同时,完善体育教师岗位评价机制,激发体育教师队伍活力,打造一支能担重任的体育教师队伍是体育落地实施的重要保障。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也在会上表示,将进一步完善体育的评价体系。“这其中既包括体育课标、体育教材,以及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情况及其效果,同时也包括从地方政府到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家长,乃至全社会如何更加积极有效地推进学校体育的教学改革,我们要有制度和评价体系方面的设计。特别是关于体育中考,教育部将启动全面的调研、总结各地推进体育中考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梳理各地测试方式、测试内容、计分方式等等,能够尽快出台关于体育中考改革的建议性意见,进一步指导各地更加科学高效地做好体育中考工作。并且按照文件要求,鼓励各地逐渐提高分值,能够激发广大同学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的积极性,从而带动整个学校体育面貌的改变。”



03

体育文化先试先行,立“地”顶“天”多维探索


在改变学校体育面貌、促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有些学校先行走到时代潮头,或从体育教学课程体系的创新入手,落实到日常的点点滴滴,或激活体育传统融合办学理念,进行学校整体理念设计,以体育带动五育并举,实现可持续、正循环的全面发展。


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

以专项化教改落地体育特色



作为一所在2012年既已成为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试点的高中,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在“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核心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挖掘学校体育内涵、大力推进专项化教改工作。

以“彰显体育核心价值”为准则,以“培养有能力、 有知识、热衷体育运动的人”为目标,创新工作载体,初步达到了激发体育兴趣、提高运动技能、促进专项发展、提升生命质量的预期效果。

“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激活了对师生体育价值的新认识。目前,曹杨二中已进入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全面实施阶段。

1

专项化小班,满足个性化发展


如果说在专项化之前,学校做到了重视体育、开足开齐体育课、 面向全体学生,那么在专项化实施后从学生兴趣、分层、小班化出发,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以学生兴趣和技能水平为依据,打破传统班级概念,分层次进行专项教学安排,设置有足球、篮球、羽毛球、 乒乓球、网球(高一、高二)、健美操、排球(高三)共7个专项。



在专项化教学中,学生按兴趣选项后重新编班,实行小班化教学,每个年 级均编设10个专项教学班,每班学生人数不超过三十人。学生在每节专项课上都能接受老师的指导,体育教师也能对学生的技能学习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可以提供针对性的训练方法。


2

“80+40”,大模块保证赛事安排与充裕锻炼


在不增加现有体育课时的基础上,采用了“80+40”的模式,将三节体育课中的两节课连上,保证学生有充分的锻炼时间。

3

课外整合,“终身体育”持续提升生命质量


专项化教学,不仅要做到“眼向内”完成课内规定的任务,更要“眼睛向外”。在课外丰富阳光体育运动、组建体育俱乐部、开展 运动队训练、体育竞赛等,学生坚持经常、科学地参加体育活动,使学生有“一技之长”,“终身体育” 从专项化整体上、整合上入手价值也有所提升。


4

信息化教学,即时技术战术演示


在教学策略上,我们运用信息化提高课堂效率。学校率先为体育教师配备平板,在专项课上教师利用苹果机顶盒将平板与大电视无线互联,将拍摄到的学生技术动作即时反馈分析,并进行技术、战术内容的演示。这种方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课堂效果明显改善。




湖南省怀化第二中学:

以活力文化体系升华体育精神


湖南省怀化二中,这所位于“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地的老校,曾因走出射击世界冠军而名噪一时。这所位于湖南三线城市的体育特色校,在全体领导师生“知行合一,实干兴校”的奋斗中不断成长,数十年的沉淀和实践经验,体育、党建、德育等特色表现,也让学校有了自己的“名片”。但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优质师资流失等,老校面临各种挑战与变革需求。


作为一所久负盛名的体育特色名校,怀化二中对于体育精神的理解和坚持,早已内化进全校师生的血液里,并经历代传承。在专家团队的调研、策划之下,怀化二中对于体育精神遗产,加以深一层地淬炼、活化并在实践体系中传承、演绎。

1

活力激发下的高执行“精成管理”


“精”即细致待事,以高行动力做好基本工作的每个细节;“成”即慧眼识才,以成就师生的理念让人尽其才,实现自我价值与集体价值的统一,活力教育认为,这样的管理理念是具有可持续性,是具有活力的。


学校精细管理、精诚服务。没有严格的管理,不能形成执行力,反而会扼杀个性和创造力。精细管理是落实、执行、创新的保证,没有好的秩序和风貌为基础,就不会有个性发展和创新力。


2

活力课程体系&活力课堂文化


课程系统的建构是学校教育目标的“落地实施系统”。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界责任之最重要且最紧迫者,莫若利用教育学解决学校课程问题。盖课程为学校教育之中心,假使课程得有圆满解决,则其他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活力课程体系以逐级培养、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自主成长活力,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为导向,结合“励志教育”促进生命自觉成长的要旨,励志而激发活力,将二中课程梳理划分为“励知”“励智”“励志”三大课程体系。

“励志课程”(或活励课程)体系从“生命最舒展的姿态,教育最美的姿态”出发,让活力课程润泽每个学生的成长,在实践中构建起以“多元、整体、体验”为特点的课程体系,激励教师教学创新,促进学生活力十足地开动潜能、实现个性化发展。

有氛围有生活的课堂,是温暖且生动的。让知识和生活零距离,让学生在理解生活与学习的关系中,收获知识结构思维和学习能力提升,增智而通慧,通达且有才。师生互相点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的同时,点燃教师自我成就的愿望。

活力教育的办学理念与实施细节,不仅复活了怀化二中沉睡的体育精神遗产,让教书育人的每个细节都充满了生命力的气息,同时也让这所历史上的体育特色校有了属于自己的“体育文化名片”。

结尾



目前,教育部开展的体育特色学校项目中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近3万所、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近1万所、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近1500所、全国青少年校园网球特色学校近300所、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特色学校近2000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近800所。

无论是打造体育特色校,还是以体育精神内核重塑校园文化细节,每一所学校,无论是在繁华都市,还是在山野僻壤,只要拥有一群盼望着被体育精神唤醒潜能的孩子,一群期待着被时代前沿讯息理念焕新的教师团队,皆大有作为!



  校长会投稿邮箱:
  xiaozhanghuicbb@163.com  

投稿请提供:姓名、职务、学校、联系方式及个人照片

提醒:本公号仅接受基础教育学校原创投稿

拒绝一稿多用,谢谢!


责编 | 江光满客衣
排版 | 江光满客衣
来源 | 校长会综合整理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推荐阅读

   张志勇:全民教育焦虑让每个家庭“病魔”缠身,是时候“浇点凉水”降降温了

   身心培养、挑战课程、六年一贯制……解密巴蜀中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八大路径!

  ● 唯有坚持阅读的校长,方能“看得见硝烟,听得见号角”!

   一位山区女校长竟获评“时代楷模”?她的故事让无数人潸然泪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